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情况

綦江草蔸萝卜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日期:2020-08-18

綦江赶水草蔸萝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远近闻名。2019年,綦江区成功申报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赶水草蔸萝卜已成为綦江区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为提高草蔸萝卜标准化种植生产水平,统一种植技术、种植标准,力争实现“两个提高”(即产量提高、品质提高),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制定了綦江草蔸萝卜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现公示如下:

1、土壤选择

选择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微酸性到中性砂壤土为宜。

2、整地施肥

清除田间杂草、秸秆,播种前深耕0.25-0.3m、炕土、嵌细耙平。施肥:耙土前,撒施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000kg(或者商品有机肥料150-200kg)、高氮低磷中钾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如N:P:K 22-8-15)30-50kg,然后,耙土拌均,打窝播种;也可采用窝施基肥方式,施肥后覆土,然后播种。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而定。

增施硼肥,可基施硼砂1kg,或于萝卜生长中后期用500-1000倍液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酸性强的土壤可撒施生石灰改良土壤并杀菌。

3、开厢打窝

包沟开厢1m,厢面净宽0.8m,沟宽0.2m,沟深0.2m。每厢2行,行距0.5m、窝距0.3-0.35m,要浅打窝。开好边沟、中沟和腰沟,保持排水畅通,不渍水。

4、适时播种

因地制宜,适时播种,一般播种时间8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采用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或药剂浸种(温汤浸种:先用常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50-55℃水浸种10-15分钟,边浸边搅拌。药剂拌种:可选用占种子重量0.2%的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拌种。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种子消毒后,需晾干后播种。

采用点播法,先浇水湿润土壤再播种,每窝播种3-5粒,亩用种量120-200g。播后施药防治地下害虫。

5、间苗定苗

一般应该“早间苗,分次间苗,适时定苗”。及时间苗,以出现第一对真叶(俗称“拉十字”)的时候最好。病虫害严重,天气干旱或者雨水较多的地区,则定植不宜太早,以免造成缺苗。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定苗,每窝留1株。

6、合理浇水

发芽期充分浇水,幼苗期苗小根浅需水少,少浇勤浇。叶部生长期需水渐多,适量灌溉。根部生长期应充分均匀地供水,根部生长后期仍应适当浇水,防空心。

7、看苗追肥

萝卜施肥的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宜看苗追肥,萝卜莲座期和肉质根膨大期时,长势较弱的幼苗,施肥应以氮肥兑水,每亩用5-10kg尿素提苗1次。施肥点距离根部5-10cm,肥料不能直接施在萝卜根上。

8、中耕除草

萝卜生长期需多次中耕松土,萝卜幼苗期,雨水较多,杂草生长旺盛,要勤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中耕应在间苗和定苗后进行,中耕时切勿碰伤苗根,以免引起分杈裂口甚至腐烂。莲座后期,叶子已经封垄,停止中耕,除草就只有用人工进行拔除。生育期雨水过多,注意排水防止渍水。

9、病虫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及时清洁田园,播种前深翻暴晒、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育壮苗,提高作物抵抗病虫害能力;勤除杂草、及时排涝,破坏病虫害滋生环境;及时拔除病株,科学合理利用化学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跳甲、叶甲类等。

生物化学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抗蚜威,跳甲、叶甲类害虫可选用楝素、苦皮藤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等药剂;菜青虫和小菜蛾可用苏云金杆菌、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建议使用诱虫板防治蚜虫、蓟马等害虫,用量35-40张/亩。

主要病害: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黑斑病等。上述病害可选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64%噁霜灵多菌灵500倍液、5%氨基寡糖素600-900倍液,软腐病还可在发病中心及周边撒施生石灰,发病初期用中生菌素1000倍液灌根或多抗霉素1000倍液灌根。

10、及时采收

在叶色转淡开始变黄绿、地下茎充分膨大、基部已圆,应及时采收。早秋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的70-75d,秋冬栽培(9月上中旬播种)的80-90d,冬春栽培(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的100-120d,在单根重1kg-1.5kg时采收。

(产业园区办 田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