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联查”减负 “柔性执法”赋能——綦江以智慧监管护航企业发展

“扫码入企”促进“智能监管”
“嘀”,随着一声提示音响起,綦江区经信委执法人员一边仔细核对着手机上显示的本次被检查企业信息,一边向企业负责人介绍道:“扫码后,你们就不用再像往常一样,每次都得把公司基本信息资料搬出来了。”
近日,綦江区经信委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对重庆港华燃气公司等多家燃气能源公司开展了行政检查,执法人员到达被检查企业第一时间,便是打开“执法+监督”数字应用扫描“企业码”,这也是开启本次执法检查工作的第一步。
据介绍,执法人员用“执法+监督”手机端扫“企业码”即可获取企业基本信息、检查任务、检查内容和历史执法数据,实现执法全程数字化,检查结果通过“一码留痕”实现跨部门互认,有效降低入企检查次数。
“通过‘扫码入企’的检查方式,我们不会因为迎检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这样企业能专心投入到生产经营和发展中。”重庆港华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自从实行“扫码入企”模式以来,行政检查耗时平均缩短50%,企业迎检时间成本大幅度降低。
“信用评级”彰显“柔性指导”
2024年年底,重庆万马汽车公司驾驶员驾驶货车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綦江区相关执法部门经立案调查,认为该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安全生产责任,并作出行政处罚。万马运输公司对行政处罚有异议,随即申请行政复议。
接到申请后,綦江区司法局对万马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信用等级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自2021年从事物流运输业务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全面履行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且涉事货车存在的技术缺陷与事故发生并无因果关系,因此认为应当采取包容审慎执法机制。后经司法局指出问题,执法部门撤销了原《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向万马公司进行指导,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提出建议,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包容审慎监管政策让我们不至于为一点小失误付出高昂的代价。”万马汽车公司负责人表示,执法部门的帮助和指导,给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在针对企业开展的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中,綦江区出台《綦江区关于推进包容审慎执法监管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减免责“四张清单”。面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涉企违法行为,综合考虑企业信用等级等因素,多采取教育引导、告诫说理、监督整改等柔性执法方式,充分展示了“柔性指导”为企业带来的发展动力。
“组团执法”实现“无事不扰”
从2024年以来,綦江区各镇街使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发起组团式“综合查一次”251次,行政检查户次高达4000余户次。在规定的15个场景之外,新建了10余个场景,涉及餐饮门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机构等多个方面。
区级执法部门入驻“执法+监督”平台后,綦江区司法局联合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委、市场监管局等10家高频涉企执法部门,推出了首批30个涉企“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涉及矿山企业、危化企业、工贸企业、医疗机构、机动车维修企业等多个领域。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多家执法部门迅速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通过跨部门协同,将过去多部门分散检查整合为“一次性全覆盖”联合执法,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问题。
针对同一企业同一周期内的多个检查事项、检查对象重叠、检查内容存在多部门关联性等情况,各执法部门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以“综合查一次”的方式开展联合检查,在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执法扰企”现象,为綦江企业提供稳定、可预期、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綦江区通过“一码联查”减负降扰、“柔性执法”赋能增效,让涉企执法检查更简洁、透明。全区营商环境也进一步优化,今年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市前3。
下一步,綦江区将继续深化对“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在全区执法检查活动的应用,全面应用“信用+执法”“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扫码入企”等场景功能,构建任务明、底数清、全监督、可评价的行政执法模式,打造“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奋力推动綦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