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镇探索“菌稻轮作”新模式实现“一地双收”
丁山镇探索“菌稻轮作”新模式实现“一地双收”
一是聚力盘活“冬闲田”。翻耕秋季产后闲置的200亩水稻田,利用水稻秸秆作为栽培基质,根据丁山镇土质、环境选种低温羊肚菌丝,带动5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完成割草、消毒、排水等15道工序,每亩地务工费达4000元。二是动态管控稳丰产。建设标准化大棚,搭建智能监测设施,每日采集场地温湿度等10项数据,保障羊肚菌稳步生长,预计亩产量500斤。计划约三成鲜菌冷链直供高端市场,其余采用恒温烘干技术加工为干菌销售,预计总营收800万元。三是以菌养稻促生长。形成“菌稻互惠”的生态循环机制,成熟采摘后的菌丝和菇脚废料直接还田,改善土质同时为水稻生长提供基肥,为春耕水稻节省药肥成本每亩200元,高山大米投入资金降低约20%。
国务院部门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綦江区部门网站
綦江区镇街网站
綦江区其他机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