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连重庆市南川区、南接贵州省桐梓县、习水县,西邻重庆市江津区,北靠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驻古南街道中山路1号,行政区划代码500110,长途电话区号023,邮政编码401420,距市政府驻地55千米。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万盛区、綦江县,成立綦江区。全区设万盛、东林、古南、文龙、三江等5个街道、25个镇,365个村、90个社区。2019年12月1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19〕24号文件通知,撤销新盛镇,设立新盛街道。调整文龙街道管辖范围,增设通惠街道。调整后,綦江区辖7个街道、24个镇。2023年,綦江区辖古南、文龙、三江、新盛、通惠、万盛、东林7个街道,万东、南桐、青年、关坝、黑山、丛林、金桥、石林、石角、东溪、赶水、打通、安稳、石壕、扶欢、郭扶、篆塘、三角、隆盛、永城、横山、永新、丁山、中峰24个镇,共31个乡级行政区;下设358个村、123个社区。根据渝委发〔2012〕10号、渝办〔2012〕44号文件规定,綦江区委托万盛经开区代管万盛、东林、万东、南桐、青年、关坝、丛林、石林、金桥、黑山10个镇(街道)。
【民族宗教】全区有苗、土家、彝、布依、壮等42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9600人,其中苗族、彝族为世居民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5%,较为集中居住在海拔600-1400米的偏远山区。全区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种宗教,各种宗教信众2.1万余人,依法设立宗教活动场所17个,其中佛教场所8个(分别是净音寺、万兴大佛寺、东溪龙华寺、赶水观音寺、松藻观音寺、古佛寺、白岩寺、金山寺)、道教场所2个(白云观、东岳庙道观)、天主教场所1个(吹角天主教堂)、基督教场所6个(分别是基督教堂、石角聚会点、打通聚会点、永新聚会点、三角聚会点、隆盛聚会点)。
【人口】2023年,綦江区户籍总户数346754户,比上年减少2070户;户籍人口899397人,减少7325人;其中城镇人口409076人,乡村人口490321人。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136810人,占15.2%;18岁至34岁的181150人,占20.1%;35岁至59岁的350901人,占39.0%;60岁及以上的230536人,占25.6%。全年,迁入人口5118人,其中省内迁入3629人;迁出人口8529人,其中迁往省内7179人。全年,出生人口4981人,比上年减少20人;死亡人口8944人,比上年增加882人。2023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9.38%,出生人口性别104.18%,人口自然增长率-3.2%。
【綦江方言】綦江方言隶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的成渝片,其境内有汉、苗、彝、回、满、壮、白、藏、侗等3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均通行汉语。以城区古南、文龙街道方言为代表,綦江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而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最明显。其声韵调系统如下(方括号内为国际音标)。
1. 声母20个,其中辅音声母19个,零声母1个。b[p]、p[pʻ]、m[m]、f[f]、d[t]、t[tʻ]、l[l]、g[k]、k[kʻ]、h[x]、j[tɕ]、q[tɕʻ]、x[ɕ]、z[ts]、c[tsʻ]、s[s]、 v[v]、ng[ɳ]、[ŋ]。
2. 韵母37个。ɑ[a]、o[o]、ê[ε]、i[i]、-i[l]、u[u]、er[ð]、ɑi[ai]、ei[ei]、ɑo[au]、ou[ou]、iɑ[ia]、ie[iε]、uɑ[ua]、uo[uo]、üe[yε]、iao[iau]、iou[iou]、uɑi[uai]、uei[uei]、ɑn[an]、en[ən]、in[in]、ün[yn]、iɑn[iæn]、uɑn[uan]、üɑn[yan]、uen[uәn]、ɑng[aŋ]、 ong[uŋ]、iɑng[iaŋ]、uɑng[uaŋ]、iong[yŋ]、iɑi[iai]、uê[uε]、io[yo]、üi[yi]。
3. 声调5个。阴平44,阳平21,上声42,去声214,入声33。
4. 綦江方言系与普通话音系的差异主要有 :(1)声母。綦江方言里没有普通话声母zh[ʈʂ]、ch[ʈʂʰ]、sh[ʂ]、r[ʐ],而把它们分别念成 z[ts]、c[tsʰ]、s[s],因而造成平舌、翘舌不分,如“重从”“宗 中”“曹朝”同音 ;把普通话中的n声母念成 l 声母,造成鼻边音不分,如“男兰”“农龙”同音。但綦江方言又比普通话多出 v[v]、ng[ŋ]、[ŋ] 三个声母,把不少普通话零声母的字念成辅音声母。如五 [vu]、我 [ŋ]、硬 [en]、严 [ian]。(2)韵母。綦江方言共有韵母37个,比普通话少2个。其中单韵母7个,比普通话少3个,即 e[ɤ]、ü[y]、-i[ɿ] ;复韵母17个,比普通话多3个,即 iɑi[iai]、io[yo]、uê[uε],但没有uo[uo] ;鼻韵母13个,比普通话少3个,即 ing[iŋ]、eng[əŋ]、ueng[uəŋ],因而造成前后鼻韵母不分,如“英阴”“陈程”同音。 (3)声调。綦江方言有5个调类,比普通话多一个入声调,这是綦江方言与其他方言相比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也使綦江方言具有古朴、粗犷、铿锵有力的特点。綦江方言中的入声在保留继承古入声的同时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有舌尖韵尾、音长短促的“促声调”演变为韵尾消失、音长可延长的“舒声调”,与其他方言的入声有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