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民政局关于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50152号建议的复函
吴定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让数字赋能更好为基层减负的建议》(第20250152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反映问题的情况分析
您提出的“关于让数字赋能更好为基层减负”问题,客观反映了当前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负担较重的问题,提出的区民政局在下发疑点数据时可以提前与多部门比对的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可行性,与我局正在推进的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深化“渝悦救助通”应用为契机,依托数字重庆建设,积极探索以数字化赋能社会救助工作,搭建綦江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重塑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健全动态监测识别体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开展“社会救助一件事”等工作方向高度契合。
二、工作进展及成效
我局依托“渝悦救助通”,打通部门之间、民政内部科室间信息壁垒。对内,除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项目统一归集到“救助通”申办;对外,整合教育、住房、应急等专项救助到“救助通”联办,已有22个救助(含免审即享)事项在救助通通办,有力推动了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交换利用,形成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双循环”格局。
发挥我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服务效能,13个单位进一步厘清救助事项、整合救助资源,建成涵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20类对象6.2万人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库,汇聚民政、公安、人社、住建、财政、卫健、残联等部门374万条数据的部门信息库,建立数据共享和动态监测机制,对困难群众进行主动预警发现,极大减少靠基层走访调查发现困难群众的工作量。利用“渝悦救助通”,实现了救助一件事联办,困难群众申请救助事项,无需再跑村镇,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救助申请,实现了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经办人员入户走访等环节可直接使用“渝悦救助通”拍照上传或在线填写资料信息,有效减轻了申请救助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负担。今年以来,核查比对179309人次,处置各类预警信息3552条,“渝悦救助通”受理救助申请5436件,线上申请率98%。
同时,对市级层面尚未打通的服刑、强戒等数据信息,我局主动与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公安局等部门对接,开展线下定期数据比对,及时发现违规领取低保情况,共同做好低保动态管理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数字化救助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的效率、精准度、透明度和系统性,与此同时,基层干部对数字赋能社会救助工作有更高的期待和展望。后续将在挖掘利用数据价值、提高数据有效性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一是用好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完善我区低收入人口数据库,进一步整合信息数据,建立多维度困难群众识别指标体系,围绕健康、教育、就业创业、家庭结构、生活形态展开立体综合评估,形成多维困难群体需求数据库,智能推送至职能部门进行救助帮扶。
二是加强部门数据共享比对。强化部门联动和数据共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动态监测机制。
通过日常动态监测、数据比对,深挖数据价值,进一步提高
数据信息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对市级下发的疑点信息,提前与多部门比对核实,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是更好统筹“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大数据比对审验提升了效率和安全,但同时需要强化基层救助工作人员的线下作用,“铁脚板摸排”工作不能少,有助于基层工作人员与受助对象建立深度信任关系,提高救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社会救助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此复函已经董国彪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议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民政局
2025年6月23日
(联 系 人:王浩,联系电话:1822340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