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医疗保障局 关于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249号提案的复函
苟洪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綦江区医保知识宣传力度的建议》(第249号)收悉。经与区卫生健康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结合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宣传方向”建议的采纳情况
您提出的“宣传定位需兼顾互助共济与‘保基本’理念”“内容需融合政策理论与基层实践”等建议,与我局工作方向高度契合。具体落实举措包括:
(一)强化宣传导向
在全区宣传工作中,明确将“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作为核心信息,通过案例解读阐明“保基本”内涵。我局搭建的“綦江医保政策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微信小程序”),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政策解读“个人定制”,让群众精准获取医保政策信息,典型案例入选《中国医疗保障年鉴》。我局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参保政策案例解读”和“报销政策案例解读”板块,累计为19.55万人次提供精准测算服务。
在“微信小程序”设立“政策资讯”专栏,我局同步发布政策原文、专家解读及群众常见误区解析若干件,公开监管案例14个,并在《綦江日报》等媒体曝光案例100余件,推动政策透明化。
(二)创新内容形式
采用“群众点单式”宣传:通过“微信小程序”收集群众关注热点(如异地报销、特病待遇),定制短视频、漫画解读素材24条,年阅读量超26万次。
开设“政策资讯”栏目,展示“渝药易购”成效,剖析居民医保费用上涨等难点,增进社会共识。
二、关于“改进宣传方式,把握宣传重点”建议的采纳情况
您提出的“靶向宣传”“活用新媒体”“线上线下融合”等建议,已在实践中深化拓展:
(一)构建精准宣传体系
依托“微信小程序”,实现政策查询“个人订制”:群众输入参保险种、就医场景等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报销测算结果,解决群众“算不清”难题。
针对老年人、学生等群体,编制发放各类宣传折页10万余份,并将专业术语替换为生活化表述(如将“起付线”简化为“报销门槛费”)。
(二)打造全渠道宣传矩阵
线上:开展“勒是中坝”医保政策直播,单场覆盖超1.4万人;在出租车顶灯、公交车身投放参保标语,日均曝光10万次;联合世界锦标赛游泳冠军龚真琦制作公益短片,获国家、市医保局推广展播。
线下:在21个街镇便民服务中心布设自助服务终端;在83家定点医疗机构、社保点、示范点打造宣传服务专区,发放资料15万余份,现场答疑6800余人,手把手教会群众使用药品追溯码应用和医保码激活方法。
我局外宣稿件《綦江区创新医保基金“三维防护”体系成效凸显 》获《重庆日报》《綦江日报》“到綦江”“文明綦江”等媒体刊登,若干稿件被区委办、区政府办及政务办采用。
(三)强化基层能力建设
线上:开展从业人员分类培训,按机构类型(公立、民营医院,村卫生室、诊所,药房等)和岗位(管理/经办人员)定制课程,自2023年“微信小程序”建成以来1100余名医保经办机构和两定机构骨干人员累计培训3200余人次,其中药品进销存系统使用率提升82%,同时协助区精卫中心落实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线下:举办个体诊所、乡村医生医保服务能力提升培训12期,政策知晓率100%,考核合格率100%;举办DRG付费改革培训,全区住院病人次均费用平均下降5%;举办长护险技能实操培训,首创首月带教模式,典型做法得到市政府分管领导肯定签批,587名中度以上失能人员享受到28个护理项目,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命更有尊严。
三、关于“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并将‘两定机构’开展医保政策情况纳入考核”建议的采纳情况
您提出的“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发挥‘两定机构’阵地作用”等建议,已纳入或准备纳入长效工作机制:
(一)深化部门协同
在全区52家医疗机构、21个街镇便民服务中心、8个示范点和2所大学设立医保服务站,2024年发放各类医保宣传资料12万份,利用电子屏循环播放国家医保局动画解读视频等。与区融媒体签订宣传服务协议,在“綦江发布” 微信公众号上线“微信小程序”,并在宣传策划、视频制作、直录播、技术服务、区域合作等领域深化合作。
(二)推动社会共治
2025年受理社会各界举报11件次,公开违规案例56起,累计查处机构284家,追回违规医保基金476.25万元,处违约金371.09万元,行政处罚6家,罚款77.86万元,约谈45家,移交纪委监委线索21条,移交公安线索1条,移交市场监管线索6条,解除协议机构23家,不再续签133家。联动街镇、村(居)委员会组建“全民参保宣传员”队伍,覆盖381个村居,通过“南州茶谈”开展政策宣讲50余场。
(三)强化年度考核
已将政策宣传纳入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并将和卫健部门协商强化年度考核,建立多维度量化考核体系,包括4个维度、11项核心指标及3大实施保障,确保落地见效。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拓展宣传深度: 进一步完善“微信小程序”,突破传统告知式宣传,转向精准触达、认知重构、行为引导三位一体的深度渗透模式。具体包括:一是精准分层,破解“政策看不懂”痛点。针对老年群体、企业职工、新业态人员、孕产人员等不同人群的核心诉求强化内容矩阵,并将专业术语口语化;二是场景嵌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将参保一件事、就医全流程、特病智办等高频事项闭环演示;三是认知升维,从知晓政策到信任体系。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基金使用流向、受益典型案例上倡导阳光公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强化培训质效:通过需求精准化、督学智能化、转化场景化、激励长效化四个维度着力,按季度更新培训题库,对“两定机构”人员实行学分制管理,纳入年度考核,推动两定机构“要我学”向“我要学”深刻转变,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三)优化联动机制:一是联动区卫健委,在规范使用基金和医疗机构发展之间取得共识;二是联动区教委,制作《医保知识》中小学读本;三是联动区人社局,提升新业态参保率;四是联动区民政局,在养老院设置人脸识别设备实现刷脸查报销;五是商业保险公司,在保单上附加“医保商保衔接指南”;六是联动区融媒体中心开发《医保知识闯关》和《医保惠民现身说保》线上活动,建立舆情协同响应专班,确保群众关切24小时内回应。
此复函已经秦志娟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医疗保障局
2025年6月17日
(联系人:张洪,联系电话:023-8171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