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06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5-06-25
字体:

陈推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綦江产业升级发展的建议》(第065号)收悉。经与区政府办公室、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高新区管委会、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委组织部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梳理技术需求清单,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建议可行。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区科技局联合高新区管委会等部门深入企业挖掘技术需求,搭建政产学研平台,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一是定期向企业收集技术需求,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荐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团和农业科技特派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截至目前,为康田齿轮等19家企业选派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等市内高校院所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团19个,获批市级企业联合攻关行动项目12项,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提供针对性技术支持。2024年度选派91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服务21个镇街农业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引导企业与市内外高校院所合作联建创新平台,促成有研重冶与重大等高校建成先进金属粉体材料与应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产业创新综合体,移通学院与区科技局合作共建工程中心,与工商大学筹建食品营养与健康(火锅)现代产业学院,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三是积极争取市教委支持在綦开展“教育强市区县行”綦江行活动,与市教委和西南大学等7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发布技术需求清单27项,召开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企业技术需求校企对接会2次,向市教委等申报“揭榜挂帅”项目11个。

 二、公开应用场景清单,落地科技成果转化

 建议可行。近年,在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研发活动的同时,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引进重庆清研理工研究院,共建高端新型研究机构、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聘任院长石晓辉为区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顾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与重庆大学合作重庆大学綦江创新中心,深入旗能电铝、荆江半轴等摸排凝练技术需求42项,服务荆江半轴、炙焱动力转化应用重庆大学先进科技成果10项。三是依托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促成移通学院与旗能电铝合作推进基于 5G+工业互联网的旗能铝电一体化智能工厂建设,基于组合权重的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方法技术、基于改进的 Qlearning 网络安全决策自适应生成方法两项科研成果已在旗能铝电一体化智能工厂中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益。

 三、编制人才需求清单,扩大创新人才规模

 建议可行。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我区坚持面向企业需求,加大引留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资源。一是立足需求引才。我区先后多次收集产业、教育及卫生健康等领域人才需求,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招才引智。如 2023 年、2024 年,先后收集全区 30 余家企事业单位超 700 个急需紧缺岗位,面向全国开展线上招引活动;同时联合区人力社保局开展多形式现场招聘会活动,累计招引各类人才上千人。二是促进合作共育。持续深化产才融合,探索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支持高校人才到群团单位挂职兼职,促进双方深度对接。全区先后累计建立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6 个、卓越工程师人才工作室 4 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3 个,实现与重庆大学共建綦江创新中心,平台共建、人才共育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推动政策升级。2025年我区结合市级文件精神、立足全区发展需要,制定实施了“‘星火綦才’计划实施办法”“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人才认定标准、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积极对上争取,2025 年我区被纳入全市“人才强园强企行动”中“科技副总”专项试点区县之一。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拓宽平台支持企业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转化科技成果,促进科产教协同融合,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推动全产业链条协同创新。发展壮大科技服务机构,打通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沟通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获取科技服务成本,打通企业与科研院所交流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加全区技术创新土壤。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产业部门协同作用,加快各层级人才引育,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积蓄科技力量。

此复函已经张扬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政协云平台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科学技术局

2025625日  

(联系人:罗明英,联系电话:023-81713556)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