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067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5-06-26
字体:

政协重庆市綦江区委员会九三学社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科技创新与战新产业融合激发綦江工业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第067号)收悉。经与区政府办公室、高新区管委会、区经济信息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建议是可行的,我们将认真抓紧落实。

一、当前工作情况

(一)关于多措并举促进科技创新的建议。

一是分层培育强梯度。近年来,我区已基本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的全链条培育体系。今年,又推荐21家企业申报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重庆有研重冶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7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炙焱动力获批市级瞪羚企业。二是创新赋能强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今年以来,有研重冶公司牵头成立的“先进金属粉体材料与应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产业创新综合体”成功入选首批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1家三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区招商办正在筹备成立“长三角地区綦江联络服务中心”,借助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强化“以商招商”。通过重庆浙江商会成功签约50万吨再生铜(高纯阴极铜)项目,该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400亿元、年税收约6亿元,解决就业400余人。

(二)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是积极招引战新企业围绕“2+4+N”产业体系,积极招引新能源汽车产品部件、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今年以来,已签约中轻铝基新材料及智能装备科技园项目、博雅新能源年产10万套新能源电池组装项目等12个项目二是智能化改造激活新动能。持续实施“智改数转”,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持旗能电铝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未来工厂”“产业大脑”,打造铝产业智能化示范场景。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企业15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02个,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5个三是打造战新产业集群。结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我区重点产业,优化产业发展创新政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兴赛道,聚焦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等具有潜力的未来产业,力争引进未来产业领域重点项目1个,“N”产业企业10家以上;超前谋划和部署配套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加速培育发展。截至目前,我区已入库渝创新材料、友利森、新视通等32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25年一季度实现产值24.43亿元。

(三)关于优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是升级营商环境服务质效。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土地、水、电、气等相关要素降本增效,全面深化“洽谈即预审、签约即立项、拿地即开工、审批不出园”改革,项目审批资料共享、时长缩短至65个工作日。二是发挥高新区主战场作用。加大招引优质企业力度,提升园区企业质量,同时招商上更加重视企业科技含量,招商考量由原来的规模至上逐步向高技术、高成长转型。鼓励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加大支持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重庆大学綦江创新中心作用,深入旗能电铝、荆江半轴等摸排技术需求42项,服务荆江半轴、炙焱动力转化应用重庆大学先进科技成果8项。指导金美、壹合牵头申报2024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个。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协调余扬齿轮、区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与重大、重庆交大等院校联合申报科技奖7项。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加速创新主体培育、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等多措并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招商引资上,既实施产业链招商补链强链,也瞄准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积极招引科技含量高、技术前沿的优质项目。在服务企业上,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科技、金融、物流、中试熟化等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平台。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方案,广泛发动各种资源力量,引进优质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迁移落户到綦江;要摸清企业存量底数,对接专业中介机构,积极孵化初创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标准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邀请研发机构、主管部门来綦指导交流,引导企业建设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高端研发平台,指导现有平台实体化运行。

三是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利用在渝高校丰富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与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大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市内外高校、院所、联盟的全面合作,增加高校院所对綦江的创新创业成果供给、人才供给,推动产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促进优质科技成果在綦转化落地,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

四是用好现有科技普惠政策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新十条补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加大对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创新平台的财政支持力度,以提升财政补助资金绩效为导向,促进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提升创新能力。

此复函已经张扬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政协云平台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26日  

(联系人:倪颖,联系电话:18883171665)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