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司法局关于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10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5-06-24
字体:

民进界别组: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第103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到“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存在管理与执法职责边界不够明晰、下沉执法力量与执法事项下放衔接存在偏差、基层执法相关配套保障跟不上等问题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改革是推动体制机制变革,实现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的工作。按照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针对您提出的相关的关注事项和提出的问题,现作如下答复:

一、关于管执协同。监管和执法协同是“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到部门之间、部门与镇街之间以及镇街或部门内部机构之间的监管和执法的职责边界划分和协同配合问题。为此,我们将机制建设放在首位,同步加强监督指导。目前我区已经建立了多个管执协同工作机制。在区级层面建立了部门之间《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工作规则》,镇街与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的《镇街与区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工作细则》《镇街与区级行政执法部门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执法单位之间的《行政执法案件移送规则》等指导文件。明确了行业监管部门、综合执法部门的职责,行政检查职责边界,制定了会商协作机制、投诉举报信访机制、线索处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管执全链条环环明晰、节节相扣,并对案件移送范围、时限、方式、内容等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同时,区司法局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式,督促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了单位内部的《监管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并将机制建立和案件移送情况作为评议考核的内容,为破解监管与执法脱节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事项赋权。按照市政府关于镇街赋权行政执法事项认领承接的要求,我区对赋权事项认领确定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组织各镇街对赋权执法事项进行自愿认领。第二步是召开部门和镇街的赋权事项现场论证会,按照“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的原则,通过当面沟通讨论初步确定赋权事项。第三步是区司法局将基本形成共识的赋权事项再次发给镇街和部门征求意见。第四步是将赋权事项清单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公示备案。2024年,我区承接赋权事项镇43项,街道47项,承接数量在全市居于中等水平。2025年,按照“小步快跑、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区镇街承接数量大约为54项,低于全市承接60多项的平均水平。根据市级要求,各区县赋权执法事项类型要基本统一,原则上不超过两种类型,以便于部门下沉指导和区域执法统一。经评估,我区划分了镇和街道两种类型。关于执法人员下沉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下沉工作制度。印发《綦江区区级行政执法部门人员下沉街镇工作制度(试行)》(綦司〔202414号),确定了“派驻”和“包片”两种下沉方式。明确“派驻”下沉人员统一纳入街镇执法岗位管理,“包片”下沉人员分片区指导、协助街镇开展执法工作。区级部门以派驻、包片等方式下沉执法人员113名,其中城管派驻74人。明确了下沉人员“日常巡查与执法、开展业务指导、组织业务培训”三项基本职责,以及派驻人员行政执法协调职责,“包片”下沉人员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责。二是加强街镇统筹调度。明确区级部门以派驻、包片等方式下沉的执法力量纳入街镇平安法治板块综合执法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运行。各街镇负责整合基层各类执法资源,在街镇联合执法活动中,由街镇平安法治板块综合执法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一指挥调度为主。区司法局已指导各街镇建立了联合执法工作制度。三是加强下沉人员督促考核。将区级部门下沉街镇指导情况纳入季度通报内容,已制发通报6期。明确区级部门与街镇均要建立下沉人员工作台账,客观反映下沉人员指导、协调、监督街镇综合行政执法的进展和成效。对采取包片方式的下沉执法人员,由街镇每年对下沉执法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绩效综合评价。评价85分以上为优秀,70分-84分为合格,6069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各街镇已将2024年度考核评价表报送给相关区级部门并抄送区司法局。对采取派驻方式的下沉执法人员,每年由街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通报区级部门和区司法局。

三、关于执法保障。一是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与区委编办联动,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人员编制由2023121人增加到158人,通过整合原应急执法队伍到综合执法大队,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执法人员总量达到22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40人,占比62.8%二是加强执法培训。编制印发《镇街执法人员操作手册》,2024组织镇街执法人员开展线下集中培训9次,培训400人次,并将季度案卷评查发现问题作为培训重点。10个赋权委托部门39名执法人员下沉镇街开展专业法律知识和执法办案技能培训、联合执法等活动200余场次,培训2500余人次。镇街每月自主集中学习培训2次以上。三是强化执法保障。向市级争取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经费130万元,区财政保障及各镇街自行投入执法经费超过100万元,实现了业务用房、执法装备、执法服装等方面的有效保障和规范。全区21个镇街均配备了办公电脑、执法记录仪、微型打印机等基本执法装备,部分镇街还配备了无人机开展执法。各镇街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配置了办公室、接待室等基本功能室并进行了功能分区。为解决镇街执法服装统一和执法装备不足问题,经请示区政府领导同意,由区政府印发了《关于綦江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服装统一配备专题会议的纪要》,由10家赋权委托部门划转执法经费到区司法局,统一采购执法服装155套、执法记录仪63台,执法存储电脑21台,于今年内全部采购发放到各镇街。四是强化执法监督。结合中央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精神,迭代升级行政执法办法和指标体系,设立体现改革的新指标,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调取,实现对执法质效和改革成效的精准评价。

本复函已经刘刚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在渝快政提案管理系统上及时反馈,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司法局

2025624日 

(联 系 人:张明剑,联系电话:13883766310)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