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司法局关于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104号提案的复函
高小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104号)收悉。经与区政务服务办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一)有效整合资源、服务网络全覆盖。一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设置区级人民调解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辖区有律师事务所10家、基层法律服务所7家、司法鉴定所1家、人民调解委员会444个,依托“1+21+381”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二是进一步优化法律援助方式,采取预约式、上门式、一站式等服务方式,保障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今年以来为弱势群体开展上门一站式服务10余次。三是组建法律援助队伍。为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组建了以律师(含西部锻炼计划4名律师)、法律工作者为主的60余名法律援助服务队伍,构建法律援助工作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广大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
(二)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充分运用綦江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法律服务业务培训和法律咨询,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质效。二是在高新区打造“企业法务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专业化、零负担的法律服务。同时为民营企业开通公证专窗“绿色通道”,结合“綦心办.我为群众办急事”,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了解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规避商业法律风险,帮助企业完善相关合规合法经营机制,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三是区政务服务中心司法窗口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模式,通过“一对一指导”、上门核查调查取证等方式帮助群众获取证据材料,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办成事。四是对存在经济困难的老弱病残及未成年等群众,采取主动告知、适用法律援助,帮助群众一次申请法律援助及公证业务,让有困难的群众一次即能免费解决法律难题。今年以来,共提供公证法律援助案件109件,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减(免)公证费7万余元。
(三)创新服务方式,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法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等七进活动,开展互动式法治讲堂,以案说法。二是针对村居分散、常住人口不均的问题,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推行“线上+线下”双轨服务,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均加入到各村(社区)微信群,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现场等方式为村居民提供24小时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共接受法律咨询3824人次、代拟审核法律文书546份、列席相关会议218场次、参加普法活动264人次、参与法治宣讲2374场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232件,完成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档案1000余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措施,努力推动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此复函已经刘刚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渝快政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司法局
2025年6月26日
(联 系 人:许明惠,联系电话:1590234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