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关于《重庆市綦江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版)》的政策解读

2023年6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重庆市綦江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版)的通知》(綦江府办发〔2023〕18号),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重庆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修订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我区原有《重庆市綦江区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存在预警和应急响应设置与最新要求不一致(国家、市级为三级,綦江区为四级)、应急措施不满足新要求等问题。原预案已不符合新形势下全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为健全我区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科学高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全面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结合綦江区各部门职责,编制了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重庆市綦江区范围内发生或即将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处置工作。
三、主要内容
问1:什么是重污染天气?
答1:重污染天气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大于200,或细颗粒物日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或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大于215微克/立方米的大气污染天气。
问2:为什么要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
答2:重污染天气时细颗粒物、臭氧等首要污染物会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肺心病等疾病,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主要就是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重污染天气程度和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问3:《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够达到何种效果?
答3: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施,建立健全綦江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规范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科学高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事件,降低重污染天气危害程度,确保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问4:《重庆市綦江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依据是什么?
答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送〈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函》《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问5:《重庆市綦江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5:《应急预案》共有九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则。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及预案体系。第二部分为组织指挥机构,明确区级组织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及其办公室的组成。第三部分为监测与预警,对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的监测、会商、预警分级、预警条件、预警信息发布、预警调整和解除作出相关规定。第四部分为应急响应,明确发布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时,分别对应启动“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细化了各级预警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职责。第五部分为信息公开,明确应急响应报告和通报要求、新闻发布要求。第六部分为总结评估,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结束后,及时调查、分析、评估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报送总结评估报告。第七部分为应急保障,明确队伍保障、物资保障、经费保障、信息联络保障、其他保障等5个方面内容。第八部分为监督问责,明确加强智能化监管手段和严肃查处措施不落实等行为。第九部分为附则,对预案管理、预案解释和实施时间进行说明。
问6:预警响应等级如何划分?
答6: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将预警级别划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顺序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AQI是空气质量指数的简称,是能够对空气质量进行定量描述的数据。
(1)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或预测细颗粒物日浓度>115微克/立方米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215微克/立方米持续2天及以上,且预测有短时重度污染,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2)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或预测细颗粒物日浓度>115微克/立方米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细颗粒物日浓度>150微克/立方米持续1天(24小时)及以上,或预测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215微克/立方米持续3天及以上且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265微克/立方米持续1天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3)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持续1天(24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问7:重污染天气预警如何响应?
答7:对应预警等级,实行三级响应:发布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发布橙色预警时,启动II级应急响应;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I级应急响应。社会群众按照预案明确的健康防护措施加强自身健康防护,以及倡导性减排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企业按照预案明确的强制性减排措施严格落实减排清单规定的减排措施,实施减产、错峰或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