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基础稳定供应链。紧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激活土地潜力,在永乐、草坪等5个村打造花生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花生1万亩,年总产值3000万元,预计2026年扩至1.2万亩,带动2000余人次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超2000元。
二、深化加工活跃产业链。以“加工+电商”破解农产品增值难题,盘活闲置厂房推动花生、腐乳标准化加工,用精细工艺留存“东溪黑鸭”非遗风味;搭建“线上+线下”营销矩阵,举办“花生奇妙夜”活动,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城镇餐桌”高效转化,激活产业发展活力。
三、创新驱动提升价值链。落实农机补贴,全年推广新购农机366台,发放补贴22.76万元。以“科技+绿色”理念护航生产,推广可回收农膜,保障20个回收点有序运转;完成6个土壤肥力监测,发放绿色宣传资料1500余份,持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