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第四季)主题艺术思政课在綦开讲 尹国喜致辞 张艳作讲话 龙东阁宣布开课
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第四季)”主题艺术思政课开讲。记者 王京华 摄
重庆綦江网消息(记者 贺玲 刘彤 王京华)7月17日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第四季)”主题艺术思政课在綦江区石壕镇开讲。
区委书记尹国喜出席并致辞,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艳讲话,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龙东阁宣布开课。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永宜,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张珂,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志军,区领导任骏、蔡鹏参加。
尹国喜在致辞中代表区“四大家”和百万綦江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綦江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綦江有鲜明的红色基因、深厚的红色底蕴,有176处不可移动的红色遗址遗迹,最具标志性的“四个一”:重庆第一个党支部,重庆唯一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班,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转战重庆唯一的过境地,以及以红四军军长王良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志士,这些都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精神滋养。“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这一主题是重庆师范大学与綦江连续四年打造的艺术思政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持续创新,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品牌效益持续彰显,现已成为校地协同合作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依托綦江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构建起“一课一基地一品牌”,更好地教育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担当作为,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张艳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立体式“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与綦江携手打造的“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艺术思政课,作为“红岩思政”典型案例入选重庆市改革创新成果,入选重庆市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项目并获评全国“大思政课”优秀案例。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王良军长诞辰120周年,在这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第四次踏上綦江这片红色沃土,与綦江各级党委政府、团市委携手并进,与石壕父老乡亲们同台演绎,共同打造第四季“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主题艺术思政课,通过沉浸式讲述、情景演绎等艺术形式,呈现一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是一堂老中青幼代际共学的思政课、一堂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是一场艺术与思政碰撞的青春课堂。
19:46,在热烈的氛围中,龙东阁宣布主题艺术思政课开课。此次课程分为长征路、新时代、正青春三个篇章,通过诗音画《为了天下人的团圆》、情景舞蹈《门前有段长征路》、四川评书《铁将军王良》(片段)、微型说唱剧《鸟语花香》、原创歌曲《新时代志愿者之歌》等节目,讲述了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