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情况

冲锋在前的抗疫“第一书记”

日期:2022-12-20


杜含乐,男,汉族,19867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綦江区审计局投资审计科科长,2021年起挂职綦江区三江街道寨门村驻村第一书记。自202211月初綦江爆发严峻复杂的疫情以来,该同志始终坚守岗位,充当防疫先锋,用心用情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一、特殊时期 特殊任务

自担任寨门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杜含乐始终明确站位,全力配合协助村支书记开展工作。10月底,已年满六十岁的村支书光荣退岗,街道党工委在短时间内无法确定继任者的情况下,任命杜含乐为寨门村过渡期党支部临时负责人,全权安排落实各项工作。有村干部向他打趣到:杜书记,这次呀,你这个第一书记终于转正了!其实,那个时候,他不担心,毕竟在村上任职已有一年多了,各项事务都很熟悉,加上平时和村上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上的事不管从安排上还是具体实施都得心应手。可是,11月初开始,重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短短几天便从从主城区持续蔓延到周边区县。12日凌晨,綦江区疫情防控办对外发布通告,全区进行社会面管控。随即,三江街道全域进入静默管控,各村社设置防控卡点,严控人员进出,同时实行全域全员连续三天核酸检测。一下子,各种任务纷至沓来,杜书记不经皱起了眉头,但他坚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守护村民的生命健康就是第一书记的使命担当!

二、冲锋在前 义无反顾

核酸检测,杜书记化身为指令员,统筹采集点人员分工,安排租用车辆接送村民等后勤保障工作,每天的核酸检测都能按时完成任务,且受检人数未出现起伏;静默管控,杜书记化身为宣传员,他细致耐心的给村民讲政策,24小时不间断在微信群里发消息,解疑答惑,让村民知道了什么“外不进、里不出、内不动”;卡点值守,杜书记化身为冲锋员,因有两名村干部要实施居家隔离,导致防控卡点和风险卡点值守人员不足,他带头排班在前,才值守完防控卡点便又投入到风险卡点值守,12-15日,他在车上就着一床被子连续值守33夜,冷了就生一堆火,饿了就吃一点干粮,未离开过值守点半步。


三、细施妙招 巧解难题

静默管控期间,人员严格执行非必要不得进出村。时间长了,部分村民的生活物资逐渐消耗殆尽,其他社区的居民也想进村爬山、摘菜,大家都争嚷着要进要出的。杜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蹲在地上不停的比划着,突然,他眼前一亮,灵机一动,我们的一线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中年轻人居多,且都是附近村居的,成立一个义务骑行队不是很好吗?说干就干,6人义务骑行队成立了,1人负责需求物资收集、统计,3人负责村外采购物资运至卡点处,2人负责将物资从卡点运至村民家中。村民们的难题解决了,大家都笑称,义务骑行队才是真正的蚂蚁搬家

四、夫妻齐心 抗疫必胜

连续十多天吃住在村,让杜书记无暇顾及家里。他的妻子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管控在家不但要上网课,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前几天,读三年级的大儿子语文测试考了58分,当妻子把成绩单照片发给他时,杜书记深深的叹了口气:平时都是名列前茅的成绩,怎么突然掉了这么多?他心里知道,他亏欠孩子和妻子的太多了。还好妻子通情达理,一点也没责怪和抱怨。两人通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后决定,美术老师转行自学其它科目,全力辅导孩子作业,另给5岁的小儿子网上报名线上学习课程,大家各司其职,前线冲锋,后勤保障,共克时艰。

相信,一个个小小的家庭,有困难自行克服,分工明确,各自做好分内事,这场无硝烟的抗疫战争我们终将获得胜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