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83号建议的 复 函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届人大次会议第283号建议的

徐兴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建议》(第283号)收悉。经与区委宣传部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綦江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强了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传承队伍保护等工作,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委将大力支持此项工作。

一、关于搭建非遗项目展示平台,加大非遗项目宣传力度的建议我委积极采取措施,一是建章立制,搭建非遗传承保护平台,先后制定了《綦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办法》《綦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等,使我区非遗工作不断规范。二是完善体系,建立四级非遗保护名录。目前我区已收集非遗资源线索700余条,完成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评选认定了五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86项、区级传承人106人,入选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申报市级传承人13人,入选国家非遗项目1项、申报国家级传承人1人,年底将启动第六批区级非遗项目申报,进一步健全完善区级非遗名录。三是架构理论,形成非遗研究理论交流成果。公开出版发行90万字《永城吹打乐》获第七届重庆艺术奖,编印《綦江石壕杨戏普及读本》、《舌尖上的东溪》等非遗读本,启动《綦江历代文学作品选》等书籍编撰工作,《綦江民歌资源整理与运用》课题成功结项。四是注重非遗传承,丰富非遗传播推广渠道。积极推荐我区非遗项目多次参加市级以上非遗博览会,綦江农民版画、东溪腐乳、老四川牛肉干、安稳羊肉、饭遭殃等项目衍生品实行展销结合,打响綦江非遗品牌;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自媒体宣传阵地,宣传普及非遗项目及非遗保护政策法规,借助非遗活动月、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实施非遗项目展演、展览活动,引导传承人积极参与其中,吸引社会民众关注;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加快非遗传承展示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乡千村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已建16个乡情陈列馆,在建4个,依托乡情陈列馆组织展览、艺术培训等活动20次。重点培綦江民歌永城吹打23个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各街镇提供展演平台,区级每年举办一次展演。石壕镇、安稳镇、永城镇与西南大学、重师新闻与传媒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美学院结对开展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非遗影响力。

二、关于加大非遗保护专项经费投入,促进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的建议我委认真吸纳,一是将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向区委、区政府申请,设立綦江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确保非遗保护传承的基本运转经费和项目实施经费,建立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恢复区非遗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借助当前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节点,探索非遗+教育非遗+旅游非遗+商业等融合发展机制,谋划非遗保护传承项目,力争启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字化记录工程,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构建全民参与的多元保护格局。三是健全非遗专家库建设,完善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专家评审机制。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义务履行和传习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评估,建立退出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交流表演等传承活动。首届巴渝吹打乐中青年人才培训班等区级以上传承人群培训班历年受益骨干2000人次;推荐近50人次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力争市级传承人突破20人,区级传承人达到180人。四是常态化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在近30个学校开展传承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在传承基地通过课程和师带徒等方式培训学员2000人次以上。联合相关部门编写非遗普及型读本,支持区内学校因地制宜编撰乡土教材、文化读本,积极创建市级、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力争新建3所市级非遗传习所和2个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持续推动非遗交流传播。

此复函已经胡梅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617

(联 人:熊勇,联系电话:18983735212


附件下载:

函148 关于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83号建议的复 函.doc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