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大一次会议第242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綦江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三大一次会议第242号提案的复函


李朝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通惠街道金融业布局发展的建议》(第242号)收悉。经与通惠街道、新城建设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区一直致力于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加强金融服务支撑,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组织。制定印发《綦江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奖励办法》《綦江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结果运用方案》,建立科学的金融机构评价体系,以评价结果作为政府性资源匹配的主要依据,积极引进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金融机构已有39家,其中传统金融机构31家,包括银行10家,保险19家,证券2家;新型金融机构8家,包括小贷公司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基金公司2家,典当行1家,已初步形成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全面覆盖,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金融体系。全区现有金融网点133个,平均每个金融网点服务6000余人,其中通惠街道有金融网点17个,占全区金融网点13%。

二是强化银政企对接。坚持定期不定期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畅通融资信息渠道,今年4月,全区开展“千人进千企”活动,组织动员辖内各金融机构及驻企干部深入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及开展常态化需求摸排,已收集101家企业相关融资需求,正在积极对接银行机构。同时,在上半年召开银政企对接工作会2次,现场授信30亿元。今年来,累计推动金融机构为市场主体发放贷款453.9亿元,比年初增加21.11亿元,同比增长1.95%,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通惠街道网点布局。会同人行巴南中心支行推行“1+5+N金融服务港湾建设,以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为基础建设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把港湾打造为以金融服务为基石,联结街道等基层组织、小微与科创等企业、创投和孵化等机构的重要基层金融借点,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和本土化发展,破除银企信息壁垒,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区有金融服务港湾7个,其中通惠街道3个。此外,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在通惠街道开设网点,目前重庆银行正在网点建设中。

虽然我区金融业务日趋丰富,但仍然存在金融总量偏低,与兄弟区县相比,綦江金融量级优势不够突出;金融体系偏传统,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的占比较低;金融区域辐射能力不强,金融业发展能级有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我区结合“十四五规划”,拟定《綦江区金融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发展规划》,一是壮大传统金融业规模,建立金融机构引进激励机制,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提升金融网点总布局的均衡性;二是促进地方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推动小贷公司重组优化、引导融资担保行业规范发展、支持典当行专业化发展;三是培育和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引进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金融新业态,着力打造綦江金融业新增长点;四是构建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吸引和培育一批优质的征信、登记结算、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法律、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配套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放大资源聚集效应。目前《綦江区金融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正在公示中,待公示完毕后着力实施推行。

此复函已经唐启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国有资产督管理委员会

       2022628

(联系人:毛玉华,联系电话:81713218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