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 复 函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

九三学社界别组:

提出的《关于常态化疫情下我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16号)收悉。经与区卫生健康委、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疫情防控

一是落实景区疫情防控。坚决贯彻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坚决有力抓好景区疫情防控,坚持预约、错峰、限流原则,认真做好预约游览、无接触式售票、场所清洁消杀、三码同扫入园、体温检测登记等工作,同步加强景区餐饮、住宿等场所检查,落实人防技防物防等措施,不断织密景区疫情防控网络。依托旅游度假区官网、微信公众号、电子LED等载体,及时向游客公布疫情防控动态、要求,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做到了景区疫情零传播。        

二是旅游交通疫情防控。按照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第七版)》的通知,严格落实乘客口罩佩戴率达100%、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达100%,对拒不配合佩戴口罩的乘客,拒绝提供服务。

三是旅游住宿疫情防控。根据《重庆市綦江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关于加强2022年元旦春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綦肺炎组综合办〔20221号)要求,加强重点单位和场所疫情防控,做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馆、民宿等重点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督促落实扫场所码进入,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强化健康监测和核酸抽检,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工作人员、来访人员应佩戴口罩,落实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含行程码)等措施,避免发生场所内聚集性疫情。

、突出规划引领

立足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渝黔合作、一区两群綦万三化等区域发展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合理空间布局,立足资源禀赋,挖掘自身特色,科学编制《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强区和知名康养休闲目的地。着力打造三山一坝一温泉,一园一河一古镇八大旅游引擎,支撑多彩綦江创新之城旅游形象,引领知名康养休闲目的地建设。重点发展康养度假、红色研学、古镇古迹、綦河滨水、乡村休闲、城市商服等六大旅游产品,重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横山原乡小镇、高庙北纬29度、篆塘珠滩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健全旅游接待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旅游智慧升级,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确保有序逐步落实,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升级。

丰富旅游业态

疫情发生以来,在横山旅游度假区将闲置楼盘资产盘活,引进业主发展生鲜超市、酒店等,并打造了民宿、美食一条街等;在东溪古镇提档升级了两宫三馆并以此为载体彰显古镇文化底蕴,积极推进东溪电影工坊、陈氏民居、管网下地、街角活化、慢行系统等项目建设,景区配套不断完善,古镇人气逐年攀升;依托菜坝网电商优势,在横山、高庙、石壕等地设置綦珍綦宝门店,丰富地方特色美食元素,为游客购物提供便利。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先后完成了红军街、红军桥、红军路、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恢复修缮、石壕红军烈士纪念碑保护修缮等项目,厚植了红色旅游发展基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成为了綦江旅游的一抹亮色。

三、转变发展理念

一是发展度假旅游。为加快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变,我区重点发展古剑山、横山、高庙坝旅游度假区,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力创建横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高庙坝市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二是适应出行方式的转变。我区接待以自驾游客为主,团队游客为辅的实际情况。下一步将建设更多停车场、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等设施满足游客需求;三是打造短线旅游产品,受疫情影响,在跨省旅游受限的情况下,市内旅游成为首选目的地,重点打造近郊康养游、红色文化游和乡村旅游等市内自驾游产品。

四、加大宣传力度

近年来,我委联合度假区管委会,采用多元化、多样性、多渠道、多角度等特色宣传模式,构建营销矩阵,加大我区文旅宣传营销力度。指导各街镇、旅游景区举办僚人文化节、重走长征路、老瀛山綦遇季等旅游养生季系列活动,唱响旅游四季歌,拉动文旅消费,助推经济回暖。组团参加西旅会、西洽会、武汉文旅会、海南休博会等市外大型展会和渝南黔北联盟、巴蜀文化论坛等推介会,展示綦江文旅优势资源和产品,提升綦江知名度。每天在重庆卫视黄金档播出綦江旅游”10秒宣传片,重要节点在主城热门商圈、江北机场、公交车、轨道交通、高速路沿线、小区道闸机、重庆移动电视等投放各类广告,重庆日报、华龙网、中国旅游报、新浪重庆等市级媒体多次专版刊登。加大区级媒体平台合作力度,定期利用区文化旅游委、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旅游景区网站、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阵地,与渝川黔微信互推机制,反复曝光宣传精品旅游资源,提高綦江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开发设计綦江二十四节气盲盒、綦迹1935、老瀛山、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线上线下好评如潮并入驻商场、旅游商品购物店,策划推出度假康养、古镇休闲、红色经典3条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与石柱、桐梓等地建立定向组团机制,老瀛山景区针对重庆籍游客推出为期1个月的门票5折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人气,拓宽客源。

五、发展乡村旅游

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打造永城镇、隆盛镇等特色农旅镇。围绕三角红岩坪、永新梨花山、石角刘罗坪等农业特色产业,建设集休闲农业、农耕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农旅休闲区。以赶水萝卜、东溪辣椒、扶欢蓝莓等农业特色项目,发展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区。把握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契机,以篆塘珠滩村为核心示范,依托珠滩天然水域和现有养殖产业基础,打造水域休闲和渔家美食主题的乡村旅游带。永城镇中华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横山镇新荣村、郭扶镇高庙村、石壕镇石泉村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评选首批5个区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0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库。

此复函已经胡梅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613

(联 人:蔡华,联系电话:48651752


附件下载:

函123 关于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复 函.doc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