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第06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4-06-24
字体:

工商联界别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綦江区货运行业发展的建议》(第066号)收悉。经与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綦江区货运行业发展起步于2003年,当年全市实施路桥费改革,我区为做大改革后经费盘子,大量引进主城区货运企业落户綦江,行业持续保持增长。据了解,一直以来,同品牌车辆,我市购车市场首付金最低,优惠幅度最大,吸引了大量外省市车主来渝购车,我区大部分货运企业以销售加挂靠模式经营,更进一步促进了行业持续增长,行业规模在2019年达到最高峰,当时有普货企业663户,车辆41000余辆,位居全市前列,随后由于新冠疫情、经济下行、油价上调、监管趋严等因素,车辆大量注销和迁出,加之我市货车销售模式不再具有优势,车辆销售困难,新增车辆逐步下滑,行业规模有所缩减,截止2024年5月底,綦江区共有货运企业612户,车辆30961辆,虽有所缩减,但仍位居全市前列,且呈多、小、散、弱等特点。

预计3年后,我区道路货运行业规模车辆数将缩减至1.5万辆左右,萎缩幅度较大。其原因有五,一是近年来新增车辆数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经统计2023年新增约3000辆,2022年新增约700辆,2021年新增约900辆,下降趋势明显;二是车辆新增动力不足,普货车辆主要在重庆、贵州、云南、新疆、广州、福建等地运输渣土、砂石料、建筑土方、垃圾转运、煤炭等,现目前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建筑行业不景气,货运运力供大于求,大量车辆间歇性停运,新增乏力;三是车辆销售回归理性,低价首付模式已不吃香,外省来渝购车主力逐渐消失,新车销售困难;四是截至目前5年以上车龄货车约1.6万辆,根据市场上货车运营年限6至8年测算,3年后这1.6万辆货车将全部报废,届时存量重型货车约1.5万辆,锐减约一半;五是由于部分车主经营困难,不能按时上交各种费用,导致车主与企业之间经济纠纷不断增多,近三年来,因经济纠纷问题,已有500余辆车转籍到外省。

    二、管理措施及成效

车辆数、业户数较大导致全区道路货运行业安全压力一直较大,为有效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区交委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一是通过召开安全会议、入户指导、重点约谈、违法抄告、联合公安交巡警等部门联合督导等措施,重点督导车辆二级维护、动态监控、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筑牢安全防线,2024年至今共发生1起亡人事故,死亡人数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亡人事故数量及亡人数均下降50%,与2022年同期相比,亡人事故数量下降87.5%,亡人数下降88.9%,自市安委会84号函函告以来,安全形式持续向好,获得各级部门的认可及好评;二是货车动态监控方面,结合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转发动态监控排名重点针对问题突出车辆、企业,召开专项约谈会,认真研判各项指标,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效果显著,全市联网联控系统排名由去年12月的第15位升至第9位,动态离线脱管车辆较2023年12月减少33%,改善明显;三是个体货运业户安全管理方面,长期督促个体货运业户到货运科学习并进行针对性督导,对存在问题的业户通过一对一指导、写安全承诺、抄写“两单两卡”等形式,重点针对车辆技术状况、月度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个体货运业户安全意识,并依托货运个体监控服务中心,加强指导服务,全面完善车辆及从业人员各项台账,及时提醒个体货运业户车辆二级维护保养、年度审验等工作,确保限期整改无误。

    三、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据查,我区货运行业体量与万盛几乎持平,但是,税收方面,与万盛相比相差巨大,根据綦江区道路货运近三年税收情况数据统计,留存税收方面,2021年綦江878万元,万盛1872万元,2022年綦江681万元,万盛1253万元,2023年綦江960万元,万盛1160万元,这说明我区税收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深挖税收潜力,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改善道路货运行业多、散、小、弱等状况,全面推进我区道路货物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根据《重庆市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要求,綦江区人民政府召集财政、税务、交通等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区交委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已上报区政府,待审批通过后,区交委将按照实施方案联合各部门共同推进全区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方案包括4个方面的详细措施:

1.优化调整行业结构。包括严格审批管理、支持转型升级、畅通退出机制等3项任务,引导企业发展壮大,改善当前“多小弱散”不利局面。

2.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包括强化行业安全治理、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科技兴安水平、四是精准执法检查等4项任务,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强化源头治理,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3.涵养税源基础。包括壮大一般纳税人规模、完善税收服务政策、拓展优化商业车险保障服务、推动资源整合等4项任务,进一步促进企业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4.优化营商环境。包括提升审批效率、提升法治保障、改进安全监管工作等3项任务。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经营环境。

由于道路货运行业企业及车辆数基数大,导致事故频发,区纪委、区应急局等部门参会共同讨论提升货运安全监管效能,依法依规减轻对事故企业的倒查处罚力度,为企业松绑,也为行业监管松绑,促进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四、网络货运发展情况

根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安排,我委前期开展了网络货运平台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发展网络货运平台还存在平台经营不规范、行业规模逐渐萎缩、只为开票等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区网络货运平台建设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我委会同区道路运输协会到江苏省常州市车联天下进行实地考察,现正与我区国有企业进行对接,拟成立合作平台,在后续工作中,区交委会积极做好对接工作。

    五、矛盾纠纷调解

通过工商联等部门为货运企业发声,因为在驾驶员工亡赔付时,货运企业是弱势方,法院仲裁时对车辆挂靠、脱保脱审、动态监控管理不力等不合规现象均裁定由企业先行赔付,企业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会滞留车辆,法院会判赔付车主上万的停运损失费,但企业却无有效手段去督促车主履行义务,基于此,我委会同区法院积极商讨,联合制发《綦江区道路运输行业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綦交发〔2024〕59号)文件,并邀请区人大、区政协共同参与,积极联合探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联合创设“綦法綦运”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调解在道路运输行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平稳有序。

    六、引导规范经营

    在发生伤亡时,根据最高法要求,挂靠企业需先行垫付,工亡赔偿在150万左右,但大多数企业无力支付,我委协调区人社部门,挂靠驾驶员可以非全日制合同购买工伤、工亡保险,进一步增强企业和驾驶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七、形成物流产业集群

    在商务、招商、规划等部门经过三方论证确定我区物流枢纽建设规划后,我委将积极引导辖区运输企业做好相关的运输服务配套工作,为我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此复函已经李吉彬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政协云平台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

(联 系 人:王俊,联系电话:023-48671590)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