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助力綦江区创建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深入推进普法宣传,认真履行政府行政执法职能,法治政府机能运转更加高效。现将我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贯彻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是深化法治政府领导建设。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机制,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牵头组织学习《宪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全面谋划法治政府建设。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以党委政府名义制定《永新镇2023年政法工作要点》,明确我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基调;进一步完善《永新镇信访事项办理工作制度》《永新镇信访联席工作制度》等。三是绷紧执法监督力度。将依法行政作为全镇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从提升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和夯实执法培训入手,进一步完善了执法透明性和依法执法能力。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党的二十大宣讲”、“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等形式,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理知识学习培训;二是深入推进氛围营造。依托“送法下乡”“干部学法”“校园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深入推进普法宣传,让群众监督政府工作,大力营造法治政府建设活动氛围。三是深化法治培训教育。从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出发,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执法培训,全镇共举办各类执法培训23场次,培训人员590余人次,其中,中心组学法4次,安全执法培训2次;国土资源执法培训2次;综合执法培训3次;森林防火法治培训2次;耕地保护法治培训3次;水资源保护执法培训1次;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宣传教育6次。
(三)加强规范管理,把准依法行政边界线。一是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和重大行政决策能力建设。制定印发了《永新镇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程序规定》《永新镇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管理程序规定》,重大行政决策进一步谨慎,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被纳入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流程,重大行政决策制定进一步规范化,同时法律顾问在政府决策中的法治指导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2023年,我镇制定并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对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将8项民生实事纳入了镇级重大行政决策。二是持续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持续实施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四)加强执法改革,高效推动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结合镇情民情,依照“法定执法+赋权执法+派驻执法”模式及“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我镇按照“5+11+X”模式,完成了专职执法队伍的组建,行政执法规范性、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改罚并举在执法中得到更好体现。2023年,全镇共开展各类执法628件次,征收各种罚款5.6万元。其中:村镇道路交通安全执法600余件次,征收罚款2万余元;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处罚20件,征收罚款0.4万元;食品药品安全执法8件次,征收罚款3.295万元。
(五)加强基层治理,改善基层法治建设环境。一是深化工作体系建设。持续做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积极打造法律之家,让“片区警务室”“老马工作室”进一步蔓延到基层治理板块,推动“枫桥经验”永新化。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永新镇从千人进千企工作出发,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打造,安排15名干部成为助企干部,为相关企业提供支持帮扶和发展引导。三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护航。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乡贤为重点,推进“法律明白人”建设,新增“法律明白人”99人,同时为33个村(社区)签约法律顾问,法律顾问每月至少到村1次为村(社区)企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四是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持续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关口前移,找准风险排查点,开展矛盾隐患大走访大排查,突出抓好土地流转、欠薪欠资等矛盾纠纷多发、频发部位的排查调处,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75件。五是推动法治带动自治建设。按照“党建+妇建”模式探索性将支部建在志愿者队伍上,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永新镇已建立起以永新场镇为中心,覆盖“升坪、罗家、新建、紫荆、三会”5个老乡场的6支“平安嫂”队伍。六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将村民议事厅建在党小组上,形成“党建+治理”的格局,建成镇、村、网格、联户四级联动治理体系,组成了244名党小组长、245名网格员、238名“两代表一委员”的镇、村调解矩阵。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公民法治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公民对法律信任感还有不足。由于我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体制、利益方面的关系还不够协调,导致社会上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涌现,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法律的评价,降低了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性。二是公民的习惯观念盛行。部分群众会把道德与法治、习惯截然地对立,认为法治是对习惯的约束,当习惯与法理违背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执法权限有限。由于市区下放给街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较少,且部分区级部门未与镇政府签订行政执法委托书,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主体资格不适用问题,影响相关执法工作的开展,同时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又多以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和简易处罚程序为主,未能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三、下步工作目标打算
2024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履职。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执法决定。
(二)切实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改进执法作风,加大对场镇综合执法、环境污染等群众关心问题的执法监督力度,解决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
(三)加强重点工作的纵深推进。一是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各类违法犯罪实施精准打击;二是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做好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建设,深化“一标三实”推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三是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提前研判介入,把矛盾纠纷、信访苗头化解在基层。
(四)坚持开展送法上门活动。进一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法律宣传、法律知识讲座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网格员和执法人员巡查宣讲等工作,向每家每户宣讲反邪教、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平安法治等法律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